随着南方长时间的降雨天气来临,煤炭价格再次面临下跌的压力。
尤其产地市场受进口煤干扰小,产地市场明显好于港口,对港口煤价形成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贸易商选择以兑现长期协议为主,而对现货的采购意愿相对较低。
首先,进入六月份,尽管煤矿执行新的月度生产计划,产地煤炭供给有望提升;但近期矿难事故又有抬头迹象,叠加安全生产月、环保检查等因素制约,产量增加有限。综合分析,后期港口现货资源供给压力不大,一旦需求拉起,市场转好是大概率的事,煤价将先稳后涨。节前,电厂日耗量偏低,这导致终端库存被动积累。本周,煤炭市场将明显转好,煤价支撑力度加大。即使需求好转,大部分用户都是优先采购江内和进口煤,其次才会将触角转向环渤海港口。
但大部分贸易商对旺季预期犹在,除了少许贸易商加快出货,兑现利润之外,大部分贸易商还是捂货惜售的,他们手中现货以高成本为主,低价出货意愿偏低。综合来看,上周和大上周,动力煤市场多空交织,但供需并无明显矛盾,环渤海港口库存处于中位水平。中国神华在其财报中明确。
保障稳定供给的同时,如何兼顾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记者注意到,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成为煤企年报中的关键词。煤炭价格走低致业绩下行净利润实现195.34亿元、同比增长7.00%的中煤能源在其财报中明确,2023年,该公司狠抓生产经营管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挖掘创效潜力,在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煤炭等主要产品市场价格下行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较高盈利水平。对于亏损,多数煤炭企业将原因归咎于煤炭销售价格的下行。在此背景下,保障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仍是煤炭企业的重要责任
中央财经大学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认为,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煤炭上市企业效益出现了一定下滑,其直接原因是企业的总收入出现下滑,而总收入的下降源于煤炭价格的走低。陕西煤业在其财报中指出,公司业绩与同期相比变化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上年同期出售隆基绿能部分股份获得投资收益,以及投资隆基绿能的会计核算方法变更,对2022年同期业绩贡献较大;另一方面则是2023年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煤炭价格下行,公司煤炭售价同比有所下降。
但国际能源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煤炭供需格局深刻变化,考虑极端天气、突发性事件、新能源出力等不确定因素还可能存在区域性、时段性、品种性的煤炭供需错配情况。供需保持平衡下仍需加快转型步伐针对2024年煤炭市场走势,《报告》认为,2024年全国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提升、应急保供能力增强,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态势。山西焦煤在年报中则明确:着力加快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全面深化转型升级、改革变革、数智赋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炼焦煤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亏损,多数煤炭企业将原因归咎于煤炭销售价格的下行。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23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归纳。牢固树立安全环保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积极应对政策和市场变化,全力抓好煤炭生产接续和电力稳定供应,持续畅通能源运输通道,努力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巩固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营业收入为3430.74亿元,同比减少0.42%,净利润实现596.94亿元。冀中能源则指出,过去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该公司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全力以赴抓战略强经营促发展,在市场大幅下行的情况下,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3.3亿元、利润总额65.93亿元,经济效益连续三年保持历史高位水平,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2023年全年原煤产量达47.1亿吨,同比增长3.4%。煤炭价格走低致业绩下行净利润实现195.34亿元、同比增长7.00%的中煤能源在其财报中明确,2023年,该公司狠抓生产经营管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挖掘创效潜力,在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煤炭等主要产品市场价格下行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较高盈利水平。
虽然利润走低,但应该看到,上市煤企在过去一年中,积极夯实能源保供基础,坚持以煤炭保障能源安全,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实现了稳产高产。2023年,煤炭市场走出了U型态势,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年初为734元/吨,年中降到最低时的715元/吨,年末回升到732元/吨,总体呈现下降态势,导致煤企收入的减少。
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3%,对煤炭行业影响最大的第二产业同比增长6.0%,可以说开局良好。中煤能源在年报中指出。煤炭上市公司应当紧紧把握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加快由传统煤炭企业向新型能源企业转变,由此才能使自身的效益逐步好转,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陕西煤业也表示,将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勇担能源保供重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强做优煤炭主业。针对2024年的发展布局,中国神华在其财报中明确。中国神华在其财报中明确。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集聚内外部科研优势形成创新合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煤炭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保障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仍是煤炭企业的重要责任。对此,上市煤企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预测。
这是中国神华2023年的年度成绩单,凭借这一数据,中国神华也成为2023年最赚钱的上市煤企。在平衡保供和安全生产过程中,供给阶段性扰动预期仍存在,不排除出现阶段性供需趋紧局面,预计国内煤炭价格在相对偏高水平波动运行。
受煤炭销售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本年经营业绩同比有所下降。2024年我国煤炭行业运行情况取决于我国经济的复苏情况。不过记者注意到,中国神华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4.29%。煤炭的安全稳定供应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煤炭行业践行国之大者,全力以赴做好煤炭增产保供工作,以煤炭的稳和增为全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
广汇能源则认为,2024年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将拉动能源需求增长,煤炭需求有望实现平稳增长,而供给弹性偏弱,煤炭安全生产面临一定挑战。保障稳定供给的同时,如何兼顾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记者注意到,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成为煤企年报中的关键词。
兖矿能源在财报中表示,展望2024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煤炭兜底保障作用依旧显著。预计2024年煤炭供需总体保持平衡,价格维持中高位窄幅波动。
这一情况在2023年的上市煤企中已不是个例,在记者统计的近30家上市煤企中,仅有少数企业业绩同比上升,对于绝大多数煤企来说,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双缩水成为2023年业绩的真实写照2024年,进入5月份的第三周,煤价尬住了,有点涨不上去也跌不下来的感觉。
今年我国煤价表现不佳。导致今年煤价较去年整体下行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今年的市场需求不行。也就是说,如果今年的煤炭需求如果能维持去年的水平的话,那么今年的煤价会再次起飞。此外,水电的表现也将越来越好,这将进一步挤压煤电的市场份额。
今年以来,我国煤炭供应大幅缩水,如果不是需求方面同步大幅萎缩的话,今年的煤价还将飞涨。而实际上,4月份的煤炭供应的降幅就比一季度明显放缓了。
这一点变化对于即将迎来的应峰度夏期来说,至关重要。期间,我国煤价有过两次虚弱的反弹,也都是受局部行业需求复苏、国际地缘局势导致国际煤价上涨、4月底至5月初东南亚地区高温天气影响所致。
这一减一增,仍然使得14月份的国内煤炭市场总供应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600万吨。特别是5月中旬开始,国内增产的力度在加大,所以5月份以后的煤炭供应形势会好于之前。